科研推广基地名称 |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 |
---|---|
试验站地址 |
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 |
站长 |
李雪薇 |
首席专家 |
管清美 |
基本情况 |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成立于2012年4月,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千阳县政府和宝鸡市果业蔬菜管理局共建,位于千阳县南寨镇,占地60亩。作为区域性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平台,试验站重点开展矮化密植栽培、新品种选育、省力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。建站以来,累计引进"秦脆""瑞香红"等42个国内外优良品种及配套砧木,研发12项核心技术,建立30个示范基地,培训果农5000余人次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推动宝鸡地区矮砧密植技术覆盖率达80%,助力千阳苹果产业产值提升35%,成功打造“千阳果苗,世界共享”区域品牌,成为引领陕西苹果产业升级的重要科技支撑平台。 |
建站目标与功能定位 |
一、建站目标 (1)核心技术突破:聚焦矮化密植栽培、新品种选育、省力化生产等苹果产业关键技术,开展系统性研发与创新,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,解决传统栽培模式下树龄老化、品质下降等产业瓶颈问题。 (2)产业升级推动:通过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,提升宝鸡及全国苹果主产区的产业现代化水平,实现 “当年见花、次年挂果、三年丰产” 的生产目标,推动矮砧密植技术覆盖率提升,助力苹果产业产值增长与结构优化。 (3)区域品牌打造:以科技支撑为基础,打造 “千阳果苗,世界共享” 等区域品牌,提升千阳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,推动苗木出口及海外示范园建设,拓展国际市场份额。 (4)乡村振兴助力:通过技术推广、产业带动、人才培养等方式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带动周边农户实现户均增收,推动农旅融合与生态建设,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 二、功能定位 (1)科技创新平台:开展苹果产业关键技术研发,包括矮化砧木选育、栽培模式创新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,构建从苗木繁育到果园管理的标准化技术体系;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品种,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,如与新西兰、意大利等国合作引进 2D 树形栽培等技术,筛选适配本地的 “秦脆”“瑞香红” 等新优品种。 (2)示范推广基地:构建 “核心区 - 示范区 - 示范户” 三级推广网络,建立高标准示范园,展示新品种、新技术,带动周边果园提质增效。 (3)创新推广模式,如 “示范园 + 合作社 + 农户” 三级推广网络、“科技驻点” 服务等,将 “千阳模式” 推广至全国 15 个省区,累计推广面积达 100 万亩。 (4)人才培养载体:培养果树学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,为行业输送高端科研人才;开展 “理论 + 实践” 的职业农民培训,培养 “苹果师傅”“技术带头人” 等实用型人才,年培训果农超 1000 人次;建立 “苹果师傅” 培训基地,形成可复制的培训模式,成为全国稳岗就业观摩点。 (5)交流合作枢纽:搭建国际合作平台,与新西兰、意大利等国共建研发中心,引进国际先进技术,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,提升国际影响力;加强国内政产学研合作,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发深加工产品,争取政府配套资金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融合。 (6)产业服务中心:提供技术服务,如组建专业服务队、开发智慧服务系统、编制技术手册,解决果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;推动全产业链发展,从种苗繁育、标准化种植到冷链物流、品牌营销,延伸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附加值,如开发苹果脆片、酵素等深加工产品,建设万吨级冷链物流中心。 |
科学研究 |
宝鸡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聚焦苹果产业核心技术攻关,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。首创 “矮砧大苗 + 格架密植 + 水肥一体” 集约化栽培模式,实现 “当年见花、次年结果、三年丰产”,亩产最高达 1.3 万斤,较传统模式增产超 60%;攻克脱毒砧木压条繁殖技术,建成全国首个县级苹果病毒检测中心。在标准与专利建设方面,主导制定 5 项省级地方标准,立项 1 项国家行业标准,斩获 10 项国家发明专利,形成覆盖苗木繁育到果园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。 科研成果兼具实践价值与学术高度,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全国苹果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,还在Nature Genetics、plant cell、《中国农业科学》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,深度揭示苹果矮化栽培与品种改良机制,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协同发展,显著提升我国苹果产业的科研国际影响力。 |
示范推广 | 1.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。宝鸡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建成了国内领先的矮砧苹果技术体系,引领千阳县首创“矮砧大苗、格架密植、水肥一体、机械作务”的集约栽培模式,实现"当年见花、次年挂果、三年丰产"的生产突破。该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5个省100万亩果园,助力千阳成为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。此外,试验站助力当地突破种苗繁育关键技术,建立全国首个县级苹果病毒检测中心,首创脱毒砧木压条繁殖和“离体嫁接”技术,年产出优质苗木3000万株,占全国市场份额72%,出口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并建成海外示范园500亩,助力千阳获“中国苹果苗木之乡”称号。 3.品种创新优化产业结构。试验站引进保存"秦脆""瑞香红""爱妃"等42个新优品种,筛选出适配本地栽培的M9-T337、G935等矮化砧木,其中“瑞香红”被列为陕西省主推品种。4.服务模式创新带动增收。试验站打造"示范园+合作社+农户"三级推广网络,新建多个高标准示范园,带动千阳县优质果率提升至90%,产业产值增长35%。实施“科技驻点”服务,年培训果农超1000人次,助力南寨村获评“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”。5. 国际标准建设与开放合作。主导制定《矮化自根砧栽培技术规程》等5项省级地方标准,立项国家行业标准1项,获10项国家发明专利。与新西兰、意大利共建研发中心,引进2D树形栽培等多项国际先进技术,合作成果发表于Plant Cell等顶级期刊。 |
人才培养 | 培养果树学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,为行业输送高端科研人才;开展 “理论 + 实践” 的职业农民培训,培养 “苹果师傅”“技术带头人” 等实用型人才,年培训果农超 1000 人次;建立 “苹果师傅” 培训基地,形成可复制的培训模式,成为全国稳岗就业观摩点。 |
交流合作 |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,与新西兰、意大利等国共建研发中心,引进国际先进技术,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,提升国际影响力;加强国内政产学研合作,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发深加工产品,争取政府配套资金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融合。 |
图片 |
![]() ![]() |